看到“德发长”了吗? 正所谓“宴文宴友饺子宴,长忆长安德发长”
到西安一定要吃吃'饺子宴‘的,让你绝对想象不到,饺子竟然有这么多的花样和口味有108个品种,
分为宫廷宴、八珍宴、龙凤内宴、牡丹宴和百花宴等数十种宴席,可谓一饺一形,百味百饺。
一道饺子,一道故事,将你带入历史的长河。
而他旁边“同盛祥”的--“羊肉泡馍“更是一绝
这个东西,可是中国的汉堡,
与其说是中国的汉堡,不如说汉堡是西方的--“肉夹馍”
据说,西方的汉堡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去的。从肉夹馍演变而来,
与其说演变,不如说没有学的正宗,
樊记腊汁肉
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70年历史。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
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 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
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将肥瘦适度的鲜猪肉,用凉水洗于净,切成 1-2公斤的长条,放入陈年老汤锅内,加入适量的凉水、食
盐、料洒、糖色,以及八角、桂皮、花椒、丁香等10余种调味品(用粗布袋装),压上铁算子,先用大火烧
开,撤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炯煮, 保持汤锅小开,煮约2小时后改用微火焖3-4小时,此时肉已完全酥烂,
即可捞出拆去骨头,放在大瓷盘内。吃时切腊汁向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剂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剂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西安烤肉(两毛一串),上学时大家没事就是出去吃烤肉,喝啤酒。工作后,经常成为我的晚饭。可是
现在好久没有吃了。。呵呵
在西安吃烤肉的地方不要太多,最方便的就是鼓楼后的一条街道,夜晚的大皮院灯火通明,一条街都热
闹起来了。每家店门口都有堆积如山的羊肉、牛肉签子,
很多游客小心翼翼地问:“多少串起卖?”
“十五串!”
“那就来十五串!”
作为一个良好市民,你一定习惯性地去找老板付钱,
老板大手一挥:
“吃完再付嘛!”嘿,特爽快。
到了西安吃的第一样小吃就是镜糕,有个完整的、好听的名字:八宝玫瑰镜糕。小小的椭圆形的一块
糕,蘸着黑黑的芝麻,散发着莫名的香气,非常好吃,才五毛钱一块。在鼓楼底下,一个清真老汉殷勤地
问我:“来一块?”然后我就来了一块,一路咬着踱到了清真大寺。
掰出的心情——羊肉泡馍
三五好友,围聚一桌,屋外漫天雪花,屋内,掰出的一份心情。
馍都是自己掰,机器切的一点都不好吃。
掰的越小越好,掰好的馍放在“巨大”的海碗里,
拿到“浇汤”的大师傅那里,
你要是不认真掰呀,大师傅也不好好给你“浇汤”
难怪很多朋友一直没有吃到最“棒”的泡馍。
你不认真,大师傅当然也不认真了,
出来后,有香甜的辣椒酱和鲜美的糖蒜一道做伴
她的美味谁能忘却?
要说吃的地方-菊花园老马家得最好吃,南稍门的“建基”也不错。
(老孙家泡馍给外地游客吃,老西安一般不去)
水盆羊肉 汤那个鲜呀!
岐山面——回味悠长的古风[szie]
源于西岐。传说周文王斩杀了一条恶龙,用其做臊子,犒赏军士。
岐山县位于西安以西、宝鸡以东60多公里,这里是西周的发祥地,人杰地灵,土地肥沃,是陕西盛产小
麦的大县。于是,岐山人开始不断改进,用自己的小麦做出了享誉西北乃至全国的臊子面。我对这里有着特
殊的感情,其中一部分也属于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不仅味美,而且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西周时期,有一条恶龙兴风作孽,伤害百姓。一
天,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正带兵巡查,碰巧遇见了这条恶龙大肆伤害百姓,武王命令士兵列队,举箭齐发,击
毙恶龙。为了庆贺,一表吉祥。令军中火夫抬来一口大锅,将切成小块的龙肉炒做,由于肉少兵多,只能给
每人在碗里放少许臊子,结果使面条倍增美味。
后来只有用饲养较多的猪肉做臊子。经过一代代的改进,现在的臊子面突出表现有九个特点,既:酸、
辣、香、薄、筋、光、煎、稀、汪。酸---用老陈醋使汤料突出酸;辣---用煎油泼辣子面,使其汤料辣里透
鲜;香----臊子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薄---指面条用手擀的很薄;筋----面条薄而不脓;光---面条光如游鱼;
煎----汤料温度很高;稀---每碗只吃一口,面条很少,一般的人要吃10多碗,小伙可以吃到3、40碗;汪--
汤料的油很多,封住了汤的热气,即使数九寒天,也不容易放凉。同时底菜和漂菜也很讲究,在菜色上分红
(红萝卜)、黄(黄花)、白(豆腐)、金(鸡蛋饼)、黑(木耳)青(韭菜)等等,烹调臊子更是考究。
过去,每当我出差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吃臊子面,吃地地道道的臊子面,那个惬意你就别提了。现在随
着市场的需要,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岐山臊子面馆,臊子面馆由陕西人联系感情的场地变为五湖四海联系感情的
场所。吃岐山臊子面成为一种情愫。
西安的凉皮、凉粉也好吃。西安的凉粉不然,到了嘴里,不腻不碎,有一种淡淡的粘味,吃起来有些滑爽,
带些年糕的味觉,再加上麻汁香味,多了些秦川大地的情怀。
真正好吃的是西安凉皮。凉粉是条块状的,而凉皮如同宽面一样。用水过了凉好,加上少量的麻汁、黄瓜
丝或者香菜、香椿什么的,洒上一点辣油,格外的好吃。据说,每晚六点以后,你可能就不会买到好凉皮了,
由此可见西安人是多么喜爱凉皮。
西安的女孩子也是喜欢吃凉皮的不得了,红红的辣油,
即使不吃辣的人,看的都流口水。
烤鱼,
在体育场北路和朱雀路的十字有一家烤肉店,
烤鱼绝对是一流的。吃不惯孜然的朋友要少吃一些,呵呵!
贾三“灌汤包子
“蜜汁八宝粥”
冰粽子
这个是"岐山臊子面"和"臊子夹馍"
除了"烤肉"---------还有"烤筋"
带辣油的!
西安女孩子的最爱
这是"米面皮"
还有"擀面皮"和"炒面皮"
西安的凉皮、凉粉也好吃。西安的凉粉不然,到了嘴里,不腻不碎,有一种淡淡的粘味,吃起来有些滑爽,带些年糕的味觉,再加上麻汁香味,多了些秦川大地的情怀。
真正好吃的是西安凉皮。凉粉是条块状的,而凉皮如同宽面一样。用水过了凉好,加上少量的麻汁、黄瓜丝或者香菜、香椿什么的,洒上一点辣油,格外的好吃。据说,每晚六点以后,你可能就不会买到好凉皮了,由此可见西安人是多么喜爱凉皮。
西安的女孩子也是喜欢吃凉皮的不得了,红红的辣油,
即使不吃辣的人,看的都流口水。
有谁能知道这是什么面??呵呵!!
算了,还是告诉大家吧!!但会不会念这个字,大家自己猜了..呵呵
这就是上面的那个面
歌谣
听他人解释:“面条像裤带”,此面俗称 “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帮“biangbiang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所用去的面粉通常可达2两,因而对于饭量小的人来说,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没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关于“bia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纽,右一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来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两个贼娃立在旁,座上车车走四方”。在品尝它的时候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非常好吃。
葫芦头
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既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谢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
甑糕
特点:枣香浓郁、软糯粘甜。大枣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效。
类别: 风味名小吃
制作方法:
主要原料:糯米、红枣或蚕豆等。
时间长短:历史悠久
简要介绍:甑糕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粘甜。而且大枣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
炒凉粉
特写--炒凉粉
这个是炸酱BIANGBIANG面,不是油泼的
孜然炒肉夹馍
蒸碗
洋芋叉叉
辣子蒜羊血
酸菜炒米
一口香
夹馍
鸡蛋醪糟
八宝醪糟
黄桂柿子饼
豆沙饼
果干
烤羊排
烧羊腿
烤油馍
烤烤烤
羊肉烧麦
(本文作者邓玉金,资深HRD,知名培训师,《招聘的8节实战课》著作者,公众号:邓玉金人力资源实战,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标签: 西安纽加餐饮娱乐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