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砖汉瓦、晨钟暮鼓。西安这座千年古城记录着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也孕育出从容自信、文明开放的城市气质。穿越千年,风景在变,时代在变,但文明一脉相承五月二日,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游人如织,车辆文明礼让,游人快速通过。记者 安涛摄
这理由,可能是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和“盛唐密盒”,是在西安城墙上看到的万家灯火,可能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时空穿越,是永兴坊、回民街的“舌尖盛宴”。“五一”假期,西安上榜国内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上千万游客前来“打卡”。除了美景、美食,西安“车让人”“让景于客”等文明细节也获赞无数、频频“出圈”。“因为西安人,爱上一座城”,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共识。细细品味,这一共识所折射出的,是老陕的真挚与热情,是西安传承千年文明的厚度与温度,也是西安跻身文化旅游“顶流”的真正“西引力”。西安城墙的金甲武士宣传车让人(资料照片)。记者 安涛摄5月2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游人如织。来自山东的游客张海成边走边看,不远处大雁塔巍峨耸立,满街唐装丽人,满眼盛唐风情。“遇到路口,远远就看到车辆齐刷刷地停下来,让行人优先通过,真让人有点‘受宠若惊’。去过那么多地方,西安是我见过人情味最浓的城市!”张海成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西安真是让我太爱了”“西安,活该你‘人满为患’”“旅游回来,我已经被西安的‘车让人’惯坏了” ……游客的口碑是最好的宣传,在众多网友的“力捧”下,“车让人·人守规”成为西安享誉全国的一张城市名片。“我来到西安这两年,过马路时司机都会主动减速、礼让行人,每次都让我倍感温暖。”42岁的将阿德尔·努萨尔别克来自哈萨克斯坦,目前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因为历史,他来到了西安,因为文明,他对这座千年古都的感悟愈发深刻。路华是西安公交集团169路驾驶员,近日因10分钟内3次礼让行人,冲上网络热搜,被外地游客盛赞。告别刚从业时的争抢意气,如今“让”成为路华开车的行为自觉。这份“让”来自他所在公交公司对于“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严格规定,来自保障车内外人员的安全考虑,更来自自身修养的提升。像路华这样细小却感人的礼让,每天都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发生。相比外地人的频繁点赞,西安人对于“车让人”已经司空见惯。在全国首创“车让人”停车线后移5米;建设上百处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在多个重点路口设置曝光大屏,对违规越线行为实时曝光;在匝道合流区域实施“拉链式”通行,实现车辆之间相互礼让、有序通行……“车让人”推行6年来,从公交车、出租车带头礼让,到私家车自觉加入,斑马线不仅标注着西安的城市文明,也彰显了西安的发展软实力。“五一”假期,西安市共接待游客1330.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46亿元,热闹的人潮再次见证了西安的文明底蕴。作为热门旅游城市,西安屡次“出圈”,依托的不仅仅是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美轮美奂的城市风貌。交通出行提示、美食品鉴攻略、景点游玩打卡……为了让游客宾至如归,“顶流”西安在“礼让”上下足了功夫。“现在开车到了斑马线前,自觉减速礼让行人成了我的习惯。”家住西安曲江新区的市民王涛说,不仅如此,“五一”假期他还选择了进山露营游玩,将“家门口的诗与远方”让给远道而来的游客。网友发视频吐槽西安热门景点人多,反而收获了西安市民“招待不周,欢迎再来”“这次的遗憾是为下次更好的相遇”等上千条暖心回复;钟鼓楼下,热心的市民给游客指路引路;餐馆内,西安人手把手教外地游客怎样正确打开“西安美食”……许多西安市民自发当起热心导游,为提升游客“幸福指数”出谋划策。从“希望陕A做好东道主,让利于客、让路于客、让景于客”的倡议,到“五一”期间交管部门对外地车辆轻微交通违法“首违免罚”;从多家景区门票提前开放预约通道推出优惠措施,到游客服务中心功能齐全的便民药箱、导览图、雨伞等便民设施;从西安城墙的金甲武士行古礼并以文言文劝导游客不文明行为,到1300万西安人爱城如家,主动发起“让景”“让客”行动……一城热情好客、热心交友的暖心市民,一个干净有序、诚意满满的文化旅游市场,西安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景区更有序、让出行更顺畅、让服务更贴心、让记忆更美好。西安“礼让”的气度和格局,还体现在共享流量,为全国文旅搭台上。西安火了,大唐不夜城红了,全国闻风而动。4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地文旅单位纷至沓来,在大唐不夜城推介当地文旅资源。湖北十堰、恩施来了,山西临汾、吕梁到了,四川广元,甘肃甘南等地也来“蹭热度”。一时间,武当太极、竹溪山二黄、晋南威风锣鼓、乡宁民歌等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网友们戏称,各大门派都来大唐不夜城“华山论剑”了。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在西安,人们能够领略到大唐盛世包容开放的气概,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刻在骨子里的长安风度。5月5日晚,在“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2—2023)”发布盛典上,西安入选“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旅游,是一种情感消费,也是一场游客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景区会改变,流量会更新,但让人念念不忘的,是旅途中那些温暖的、贴心的人和事,是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感受。曾经,外界眼中的西安,是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城,是兵马俑、大雁塔、城墙等沧桑的古迹,是“生冷蹭倔”的“老陕”。如今,游客眼中的西安,是身着汉服做个“唐朝”人、人间烟火小南门,是“问个路全是热心肠,恨不得把你领到地方”的热情市民,是“高颜值”“文艺范儿”,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不管是早出晚归的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外卖小哥,还是日夜值守的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这座城里,人人都在默默付出,人人都在发光发热。西安市民的“礼让”,串联起城市的风度与温度,也展现着文明的深度与广度。西安有着热情好客的本地市民,也离不开文明礼貌的外地游人。从“给西安送花”到在社交媒体上为西安代言,从旅游景区的文明参观到自觉捡拾垃圾爱护环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游客和西安的“永以为好”,共同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礼让’自古以来便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礼记·冠义》中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人们对西安的向往,更深层次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热爱。西安的‘礼让’,是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浸润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结果,展现的是一座城的温度,更是一个民族的深度。这既是历史传承、文化自信的自觉,也是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陕西省社科院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勇表示。回眸历史,在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上,长安见证过“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耀世辉煌,感受过“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洒脱畅快,也承载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热情包容。再看今朝,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西安汉唐气魄与现代时尚“火”力全开,好客市民与错峰游览暖人暖心,流光溢彩与烟火气息“燃”动全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