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火车站旁边的什么西安火车站旁边的什么在辛亥革命时期西安城里前清所建供满人居住和供八旗军兵驻扎的满城经历了战火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一期我要跟大家说的是朝阳门里靠近城墙最东边的一条南北路:现在的尚爱路cóng南向北连接着东四路、东五路、东六路、东七路和东八路(及顺城北路东段)。
本文目录一览:
西安火车站旁边的什么
在辛亥革命时期西安城里前清所建供满人居住和供八旗军兵驻扎的满城经历了战火变成了一片废墟,民国时期这一片区域被重新规划以后形成了并列的八条以“崇”字打头的东西路和几条以“尚”字打头的南北路纵横交错的街道布局,这一期我要跟大家说的是朝阳门里靠近城墙最东边的一条南北路:尚爱路。
尚爱路是西安城里除了顺城巷以外靠近东侧城墙根儿de第一条南biānlù,从手机地图上看,现在的尚爱路是从东四路四十三中学门口通到东八路,如果你亲自走一趟就会发现:实际上尚爱路可以从东四路四十三中学门口一直通到北城墙根儿下边的顺城巷(哦,对了,那一段顺城巷现在叫顺城北路东段)。从四十三中门口到城墙根儿的长度大概是八百四十六米,到东八路是七百零二米,步行走完全段也不过十分钟左右。
现在的尚爱路cóng南向北连接着东四路、东五路、东六路、东七路和东八路(及顺城北路东段),整条路上的五个路口其中只有和东五路相交的十字路口有红绿灯(当然这样说是包含了东四路丁字路口,如果加上顺城北路东段丁字路口就是六个路口,有两个丁字路口)。
整条路上除了最南端的四十三中学、东七路北边的职业中专第一幼儿园两个学校和东六路十字东南角的青海大厦以外几乎可以说全部都是由家属院组成的生活区。
相信很多曾经在附近生活过的人还记得这个大门里边曾经是过去的七十三中学。
创建于1964年的西安市第七十三中学过去的位置在东六路和东七路之间的尚爱路81号。学校名称曾经被改成了西安市东城高级职业中学,过去的办学模式是分初中部和职高部两个部分属于一校两制。从距离上来说七十三中离东七路东八路最近,然而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后来很多东七路、东八路的学生在尚爱路最南边、门朝北开在东四路的四十三中以及朝阳门外的三十九中学读书,我高中的时候有个过去住在东三路尚勤路口西边路北姓金的女同桌先后zài七十三中,四十三中和朝阳门外的三十九中都上过学。
2009年《西安晚报》上的一份报道曾写道:“西安职业中专将与七十三中合并,将七十三中作为西安职业中专的实验培训基地,提高西安职业中专办学实力。”也就是从那以后,七十三中就成了历史的回忆。
现在的尚爱路东五路以南路西是东四路中段北区和豫民里小区,路东是东风楼小区;东五路到东六路之间的尚爱路路东是南坊巷小区和青海大厦;东六路到东七路之间路西有群策巷小区,路东有北坊巷小区和新jiàn的皇城坊一部fēn。
东七路尚爱路十字路口西侧是大门开在东七路的陕西省纺织工业供销公司。
东七路到东八路之间路西沿路整个是一排古色古香的门面,
路东是皇城坊营销中心和皇城书坊。
东七路和东八路之间沿路人行道和绿化带都比较宽,靠两侧南北各有一个仿古的四柱三门道的门楼。
东八路北边路西是一个小型花园,zài北边面朝南有一个公共厕所,路东yě是皇城坊。
要说起来,尚爱路也有差不多一百年的历史。
清军进入西安以后,在西安fǔ城东北区域筑了两道城墙,也就是东大街以北、北大街以东建了一座专门给满族人居住的城中之城被叫做“满城”。
由于当时的满城里驻扎着八旗驻防兵,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八旗驻防城。1911年,辛亥革命的战火让满城变成一片废墟。
1928年,当时的西安市政府正式对原来“满城”重新进行规划开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西安就有了尚爱路。因为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的核心主力都在满城里边,所以打仗的时候成了被起义军攻打的最主要目标,后来死的人特别多,因此西安人都觉得晦气,以至于像当时临近的民乐园一样,政府出钱盖了房子免费给人住都没人愿意去。
1935年,陇海铁路通到了西安。
西安火车站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特别是1938年6月9日,日本侵略者即将侵占郑州的时候,当时的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为了阻挡日本侵略者西进,下令炸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花园口大堤,造成了人为的黄河决堤,黄河下游变成了汪洋泽国的黄泛区。
根据韩启桐、南钟万于1948年出版的《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当中的数zì显示:从花园口决堤到1947年堵住决口,九年间黄泛区河南因黄泛而死亡人口有325598人,江苏死亡160200人,由于安徽省并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所以他们在书中根据河南与江苏的灾区人口死亡比例推算出安徽死亡人口在40万左右,因此他们得出当时大概共有89万人死于黄泛的结论。
根据1945年12yuè国民政府深入豫皖苏泛区进行的灾情调查结果显示:仅“河南黄泛20个xiàn截止到1944年底,共淹毙人口325037人,逃亡人口631070人。”
到了1942年,中国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多少万河南、山东等地的灾民纷纷shùn着陇海铁路逃难到了西安。
那时候逃难来的人只要有个地方落脚就谢天谢地了,所以后来他们就在原来的满城区域和西安城里其他荒僻的地方搭茅草棚开始落脚,比如现在的豫兴巷就是当时河南灾民聚集的地方,高阳里是当时山东高阳地区灾民难民聚集的地方,尚爱路一线当时就住了很多河南逃难来的灾民难民,所以直到现在附近很多人彼此打招呼都用的河南话。
可能有些西安人并不知道:现在尚爱路最南边的四十三中学和东三路小学过去是在民国时期全国排得上前三的灾童教养院,而且东三路上的过去的操场xiàng周边都住满了逃难来的河南人。1957年才在灾童教养院的旧址利用以前的老房子建了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
尚爱路东风楼小区南边和东七路、东八路附近在二零零几nián拆迁改造以前都是成片的民房小院,后lái差不多在民乐园地区拆迁改造的过程中作为棚户区被拆除了。
现在东七路、东八路那边建起了皇城坊,东风楼xiǎo区南边靠着东四路那一块区域到现在还是一片拆迁以后的空地被围在围墙里边。
仔细留心现在的西安地图就不难发xiàn,尚爱路西边的尚勤路、尚德路都从东大街向北可以直通到北边的城墙根儿,尚爱路却短了差不多一半。
为此,我特别找了一些历史资料,想在里边找到原因,1943年的西京市街图里边不知道当时没有尚爱路还是绘图的人没有绘在地图上,反正是我在那张地图上看并没有尚爱路。
从西安社会服务处书报供应处印制、民国34年(1945年)2月 出版的《最新西京市城关图》来看尚爱路向南就只能通到现在的东四路。
熟悉尚爱路的应该都知道 过去尚爱路西侧曾经有一条通到尚勤路的小巷子叫豫民巷,在解放后住着一百多户祖籍河南的温县人。
从1937年日军占领河南开始、到1938年6月黄河花园口被当局炸毁之后,西安曾经很多像尚爱路一样的荒地上、乱坟岗、垃圾坑都挤满了逃难而来安家落户de人,当初他们住的豫民巷大概只yǒu两米宽,家家户户因为居住面积太小,都在门口搭建的出檐下边盘了zào台做饭,后来几乎整条豫民巷都被遮得“不见天日”在后来的改造中豫民巷变成了豫民里,再后来在经过改造,豫民里就形了现在的东风坊。与此同时,西安城里曾经河南难民聚居起来的地方也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豫民巷”,如今东风坊的取代了曾经的豫民巷和豫民里,加之西安的不断发展,很多条件好、能力强的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纷纷从原来豫民巷所在的东风坊搬到了高新、曲江和浐灞等其他更好的地方。
除le东风坊以外,尚爱路北头皇城坊地块上之前的那些地方也跟尚爱路西侧曾经的豫民巷一样,完全可以说是所有当年逃难而来的河南人在西安的一个缩影和西安城里近百年来的发展变化的见证。
1995年10月新民东村东群巷拆迁改造前巷子里的老住户一起拍了一张合影照片被传到了网络上,在如今来看可能在城市里的任何一个高层住宅区彼此之间都不会有那么好的邻里关系。
在建国以后扩宽东五路的时候,尚爱路东五路两侧的住户跟整条东五路两侧其他住户一样后来被安置在朝阳门外边康复路以西的安仁坊,再后来安仁坊再度拆迁改造才有了现在的华东万象城。
东七路东八路两边尚爱路东侧的皇城坊据说是目前西安城里最好、价位zuì高而且绝无仅有的别墅区。
或许如果我在这里不说,西安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也不会想到:在二零零几年拆迁以前现在的皇城坊曾经是一片巷道纵横交错的居民区,里边过去住的除了部分建国以hòu西安周边买房置地落户的住家户以外,其他基本上都是祖辈上世纪三十四年代从河南逃难来的黄泛区灾民。
后来,东七路、东八路尚爱路以东到城墙根儿被列为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以后,之前的住户大多被安置在北二环辛家庙立交西北的祥和居集中安置小区。
在2019年“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推进中,为了切实抓住难得的改造机会,让老jiē区尤其是棚户区在暂时无法整体拆迁改造的条件下,能够美起来,让群众感觉更舒服一些,解放门街办携手高校、文旅企业、设计师和施工企业使出“十八般武艺”,联手高校做出了街区有机更新概念规划,联手“老西安”青旅打造了皇城最美一角的尚爱路;
2021年7月尚爱路还被评为西安的“最美文艺街巷”。
好了,关于尚爱路我就说到这里,如果你对尚爱路还有哪些印象和记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更多人一起分享交流。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