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安那么多带“门”的地名
admin
55
西安有很多带“门”字的地名,这些“门”中像永宁门、安远门、丹凤门(复原)还能看到实物,金光门、春明门、明德门(今有抽象版复原设计)都已消失。大多数带“门”的地名,历史上确有实物存在,还有一些“门”的地名让人很费解,“土门”是真的很土?还是黄土做的门?“新开门”难道有旧开门吗?“南山门”跟终南山有关系吗?还有人非要问我,他家小区东门的历史,我只能让他咨询一下物业。商朝时,崇国最早在西安修建城市,周文王灭崇国,周武王讨伐商朝,在西安沣河两岸修建了丰京和镐京,《周礼·考工记》记载了镐京城九经九纬的布局,东西南北有12座城门,这些城门的名字都没有保留下来。西安保留下来最早带“门”的地名应该是临潼区的“门家村”,相传战国时期,蔺相如带着赵国的王子到秦国来做人质,但王子在秦国暴病而亡,埋在临潼骊山之下,蔺相如因未能保护好王子被杀,蔺相如家有人逃至临潼区,把姓氏“蔺”去头挖心,改姓“门”,故而有了“门家村”(地方志记载,真实性存疑)。秦朝有咸阳宫、阿房宫等著名皇宫,遗憾的是,其城门之名均被湮没。汉朝也有一些零星的地名,建章路上有个“雁雀门”,这里曾是汉朝未央宫西边偏南的“章城门”。沣东新城有个“斗门镇”,这里是七夕发源地,“斗门”因位于古昆明池与沣水相通的斗渠闸口而得名。隋唐两朝西安城门众多,分为皇宫门、郭城门两部分。隋唐两朝西安有三座皇宫,官方叫做 “三大内”,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这些皇宫统一按照“前朝后寝”的布局,形成了众多城门。太极宫皇城南边分别是朱雀门、安上门(今永宁门)、含光门。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西安城墙上重开的朱雀门,并非唐朝的建筑,唐朝朱雀门更加宏伟,有五个门洞。皇城和宫城之间的城门叫承天门(遗址在今莲湖公园内),宫城正北门是玄武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发生地)。大明宫的正南门叫“丹凤门”,两侧分别是建福门和望仙门。大明宫的北门也叫“玄武门”。隋唐两朝的外郭城东西两侧大致为今天的二环路,西边的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其中开远门是丝绸之路起点,唐朝灭亡后,城门被毁,只剩废弃的土堆,百姓居住后,把这里叫“土门”。东边的通化门、春明门和延兴门,外郭城正南边是明德门。偏东为启夏门,偏西是安化门,安化门在唐朝末年被毁,只剩三个门洞,后有百姓定居,取名为“三门口村”,后根据方位误传为“南山门”和“北山门”。隋唐两朝还有三个带“门”的地名值得注意,未央区的“广泰门”和“朱宏路”,这是隋唐禁苑的城门“广泰门”和“朱宏门”,曲江的“新开门”,这是唐玄宗年间,为方便皇室去曲江游玩,从兴庆宫至曲江池新修夹城,夹城外增加便门,取名“新开门”。明朝大将徐达攻下西安后,朱元璋让第二子朱樉到西安做秦王,并重修了钟鼓楼、秦王府和城墙。今天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景区便形成于这个时代,最初城墙只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叫做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和安远门,这些城门后来均有修补,一直保存到今天。秦王府东西南北也有城门,以儒家精神分别叫体仁门、遵义门、广智门和端礼门。北边广智门属于王府后门,后来 又叫“后宰门”,南边“端礼门”现在叫做“端履门”,后人误解为大臣进宫正衣冠之地。明朝末年,为了稳定形势,西安城墙之外修建外郭城,外郭城四方各有一座“哨门”,用于瞭望观察,时间久了,百姓根据方位讹传称为“东稍门”、“西稍门”、“南稍门”、“北稍门”。此外,明朝城市周边的村庄为了防御土匪、山贼,大多村里集体出资修建堡寨,堡寨有小规模的城墙和护城河,今天鄠邑区石井镇土门村的名字,就是明朝根据堡寨大门而来。明朝还有个地名叫书院门,这是当年冯从吾讲学之地,也是关中书院所在,故而得名。西城墙旁的“贡院门”则是因为这里是明清两朝乡试贡院所在。从隋唐开始,整个长安城由长安县和万年县具体管辖,万年县管理长安城东,后改名为咸宁县,清朝咸宁县衙搬迁至城里,俗称“东县”,而县衙门前的街道取名为“东县门”。《西安府图》记载,清代西安城中有一座粮仓叫作“敬禄仓”,这座粮仓为西安的官员按月发放俸禄,敬禄仓的门前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取名为仓门,而在西安庙后街曾经还有一座“永丰仓”,为了区分两条街道,所以把这里取名为“东仓门”。清朝初年,陕甘总督(总管陕西、甘肃和伊犁三省的军政官员)府院设置在今天西安鼓楼的南边(今西华门大街之北),称之为“南院”,陕西巡抚(陕西最高行政官员)府院在鼓楼的北边,称之为“北院”,两座机构对应的街道分别叫做“北院门街”“南院门街”。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均在南院门和北院门下榻。南广济街上,分别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分别叫“五岳庙门”和“太阳庙门”,这是因为这里曾有五岳庙和太阳庙得名,古代庙门一般阔于普通房门,因而容易让人记住。莲湖区大麦市街相传这里有一座“营里寺”,专门为回族军人做礼拜而建,其大门宏伟,老百姓管它叫“大门寺”。1926年,冯玉祥在明城墙的东边主持开凿门洞,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门”,群众俗称小东门。这是西安历史上首次以人物命名城门。1928年,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在明城墙的西边再开门洞,为纪念围城之战中,冯玉祥出兵击败镇嵩军的功绩,取名为“玉祥门”。1939年国民政府追封牺牲的陕西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先生,并在西安南城墙开凿单孔门洞,取名为“勿幕门”,百姓俗称“小南门”。这是今天西安明城墙十八座城门中最小的一座。1927年,陕西都督张凤翙倡导“四维、八德”,并命名尚勤路、尚俭路、尚仁路和尚德路。这些地名也成为后来尚勤门、尚德门、尚俭门。1934年陇海铁路开通,西安火车站位于尚仁路北端城墙外,为方便通行,在此开凿城门,最初叫做“火车站城门”,后改为“解放门”。1939年,为防止日军轰炸西安,西安城墙北侧开凿城门,当时叫做“防空便门”,后因门内西侧有清代习武园,改名“尚武门”。1953年,和平路对应的南城墙开凿城门,取名为“和平门”。1984年,建国路南城墙防空洞上,重新开凿三孔拱形门洞,取名为“建国门”。1986年,南城墙再开城门,因城墙之上有一座魁星楼,相传他能主宰文章成败,是文昌帝君手下,故而这座城门得名为“文昌门”。1992年,东城墙开凿“朝阳门”,表示迎着朝阳而升。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