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艺术家王德顺:生在幕时路

admin 537 0

81岁爷爷坚持拍戏健身为了什么?

81岁“中国励志爷爷”坚持拍戏健身:人生没遗憾。生在九纬路“活”在沈阳站,哑剧、“活雕塑”魅力打动世界81岁依然坚持拍戏、健身,成为“中国励志爷爷”王德顺:待我“随风而去”时,人生没有丁点遗憾两年前的一场时装秀,让腰缠东北绿花布、赤裸上身露胸肌的年近八旬老艺人王德顺一“秀”而红。 他是沈阳人,在家乡度过了34年的青春年华;从沈阳一路走向北京,更向全世界展示了哑剧和“活雕塑”艺术的魅力;晚年“落叶归根”,收获了早该属于他的认可和名气。昨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亲赴北京,在王老师每日锻炼的健身房对他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深度采访,更目睹了他游泳、健身的“耄年英姿”。 他痛陈了解放前儿时在沈阳生活的贫苦,也坦承晚年突然走红的困惑;他谈起天命之年“北漂”举目无亲时的低谷,也谈到演出成功终获认可的喜悦。他更表达了不惧生命消逝的豁达人生态度,“待有一天随风而去,我的人生没有丁点儿遗憾。 ”儿时穷苦生活,铸就了他毕生乐观的性格“我在沈河区九纬路出生。 ”提到家乡沈阳,王德顺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儿时那个穷苦的年代,“六七岁时我就上沈阳站捡火车掉下的煤渣,背到太原街南头的一家煎饼铺,换的煎饼够全家一天的口粮。 ”一岁的时候他身上长了烂疮发炎,快断气了,“妈妈把我扔进了垃圾箱,邻居说有药能救,我才活了。”王德顺说,儿时的苦难生活铸就了他一生乐观的性格,“有人说我像泥鳅鱼,脑袋掉了都能活。 ”16岁起,王德顺参加了沈阳工人文化宫的表演学习班,还参演了辽宁电视台广播剧团的广播剧。 1960年他进入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一演就是10年,“我和老伴赵爱娟就是那时在一起的。”1970年,王德顺随妻子复员到长春,告别了生活34载的沈阳,“我的兄弟姐妹、战友基本都在沈阳,每次回来我都特别亲切。 我喜欢去没怎么变的地方怀怀旧,去中兴大厦对面的胡同里转转,再去联营附近溜达溜达……还去找过老东北电影院,可惜已经不在了。”1985年的一次演出中,王德顺表演了哑剧《人与蛇》,德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邀请他参加在德国举行的第12届国际哑剧节。 王德顺和爱人赵爱娟做了艰难的决定:从长春话剧院“裸辞”,举家搬到北京。 “刚来时没地方住,瞎转到王府井正在修的地下通道,我合计就在这对付一晚算了,耗到第二天参加审查演出。 ”当时王德顺腿疼,怕影响第二天发挥,赵爱娟紧紧抱着他的膝盖。在王德顺的记忆里,1986年4月17日的那场演出,堪称他人生最骄傲的时刻之一,“作为中国唯一的艺术家,我在第12届国际哑剧节演出成功。 谢幕那一刻,我回头看老伴,见她把头扭到后面,我知道她哭了。我没哭——听报幕时我还在自嘲,哪个‘表演艺术家’?昨晚睡地下通道那个‘流浪汉’?”79岁一“秀”而红,他平和中也有“怨念”王德顺始终想不通,2015年的一场时装秀,能让自己在79岁的高龄,首次尝到走红的滋味。 “这场秀以东北大棉袄为主题,设计师胡社光告诉我,儿时父母穿着东北大棉袄、坐在炕上叼着烟斗的形象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这场秀是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亲情。所以这个忙我就帮了。 ”结尾段落,节目安排他光着膀子上,“现场音乐放起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我干脆就撒开膀子上吧!”台上的短短几十秒,彻底改变了王德顺的晚年生活,“第二天我女儿打电话给我,说我火了。 我一上网,铺天盖地都是我光膀子走秀的照片。 媒体天天追着我采访,街坊邻居都来问我,活动邀请、戏约电话一个接一个,当然片酬也涨了不少。”不过,王德顺依然有一点点“怨念”,“说真的,我心里并不平衡,甚至感到有点荒诞。我演了一辈子话剧、哑剧、‘活雕塑’,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我王德顺是何许人也。 如果当年有互联网,我可能早就红了。”坚持健身还学打碟,言人生“死而无憾”今年81岁的王德顺,每天雷打不动坚持健身,并不是想延年益寿,“演哑剧必须有舞蹈演员的形体,我从48岁开始每天练习压腿、踢腿;57岁开始我演‘活雕塑’,每天到健身房练肌肉,几乎没有一天停下。 ”他甚至有了新的追求。 去年过80岁生日,学生们要给他搞一场派对,“我夸下海口要学会打碟。结果老师把碟一放,我一听就蒙了,瞪着眼睛张着嘴,跟个傻子似的。”王德顺苦练了俩礼拜,生日会当晚认认真真地打,一个错都没出。 演出结束,王德顺被学生们抛到空中,突然觉得这辈子值了,“我坐飞机上想过,如果失事,我会安详地随风而去,因为这个世界上我想做的事,真的都完成了。 我十几年前就签了遗体捐赠协议,我的身体活着是艺用人体,死了为医用人体。 我会很欣慰地告诉自己,王先生这辈子的生命完美结束了,一点遗憾都没有。”“我要先健身,运动到哪里,你们随便拍;练完了我们再聊。”王德顺把记者带到更衣室,他换上泳衣,跳水开游。半小时的游泳,王德顺变换了蛙泳、自由泳、蝶泳三种泳姿,记者夸他跳水和翻身蹬壁的姿势专业。 游完泳,王德顺进入健身房“举铁”。仰卧哑铃推胸、坐姿推胸、站姿拉力器夹胸……尽管重量并不大,但他的姿势相当专业。记者也注意到一个细节:无论游泳还是健身,王德顺若是进入了他人的“领域”,年轻人们无一例外主动让出“地盘”,并谦卑地在一旁观看王德顺锻炼。 几位年轻人跟记者说,他们相当佩服这位老爷爷:“都80多了,还这么拼。 我如果老了能活成这样,想想也挺幸福的。”举完铁,王德顺又打了一会拳、拉了一会腿,终于满头大汗,但依然精神十足地停了下来。 一看表,两个小时。“每天标配!”王德顺说,“等我换完衣服,采访!”声如洪钟。一个半小时的采访结束,王德顺骑着单车独自而去,迎风飞舞的白色长发,被夕阳镀成了金黄。 看着远去的背影,记者恍惚觉得,这是个留着长发的摇滚青年。 81岁的王德顺,真的活出了我们心中老去时最完美的样子。耄耋之年都活得这么热情自信,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西安有个“男模爷爷团”:最年长者81岁 最高的1.91米

西安有个“男模爷爷团”:最年长者81岁 最高的1.91米沈阳老艺术家王德顺:生在幕时路

11月19日,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音乐声响起,40余位大叔逐一登场,亮相、迈步、换队形、摆pose等,每一个动作都严丝合缝地卡在了音乐节拍上,造型、肢体、表情、服装、配饰等,每一瞬的展示都呈现不同的精彩,他们中身高最高1.91米,最年长的已经81岁,转眼“出道”已5年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叫“西安男模爷爷团”。

传帮带教学体系 模特步走出乐活晚年

“保持、转身、留头、很好……”21年前,陈国志退休后,参加合唱团时,因朋友引荐接触到了中老年模特,这个在当时的他看来全新的行业。陈国志依然清晰地记得,初了解这一行,是怎样神奇的境遇。

从基本功开始练习,站立、转身、走台,手臂、脚趾、头肩、深蹲训练,还有腰腿部训练、跳跃训练。虽然定位就是中老年模特,但陈国志就是想要做到最好,他对自己几乎是以“帧”为单位的定格训练,不断强调基本形式和位置的正确性,努力要求总体规范的协调性,还有音乐的适配度,舞台的表现程度……

从最开始就抱着“要做就做得最好”的态度,随着时间推移,有着同样爱好的练习者不断汇聚,西安男模爷爷团也建立起了非常成熟的传帮带教学体系。“很像小朋友的兴趣班,学好这一节课,才能学下一节。”

多年的坚持练习,如今81岁高龄的陈国志腰背挺拔,仪态优雅。他是陕西中老年男模艺术团的形体老师,也是团队的创办者。5年前,他创办了陕西中老年男模艺术团,如今团里有60名团员。

“中老年男士也应该在T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模特步走出乐活晚年。”陈国志说道。转眼“出道”5年,团里的气质“大叔”们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59岁,平均身高超过1.75米,最高的1.91米,他们也非常期待更多热爱模特步的中老年男士加入西安男模爷爷团。

走向全国同台竞技 屡获大赛冠军

每周一和周五,团员们分成两个班次,在排练室练习台步、调整仪态。也常常相约去大雁塔北广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样有城市地标建筑的公园、广场,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来小结近期学习、练习成果。

在团里,大家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上起课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身材管理也都是认真的。每次上课,大家集中训练两个小时,从体态到步伐,各个环节都是反复练习的重点。

活力藏匿了真实年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朝气,打破了人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虽和青年职业模特的T台展示略有不同,但在全国中老年男模队伍里,西安男模爷爷团排得上名次。

陈国志说:“在省模特协会的指导下,我们走向全国同台竞技,屡次获得大赛冠军,也有帮重庆、成都、甘肃等地培养他们的中老年男模特师资队伍。”

因为热爱而相聚 做最棒的“银发模特”

在团长陈国志看来,成立5年来,他和团员们已历经超“一万小时定律”的付出。有非常详细的训练大纲,也有一个精准的传帮带过程,还具备师资培养的能力,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在舞台上自信展示自己。

陈国志说:“因为热爱而相聚,我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做最棒的‘银发模特’。平时除了学习和训练,主要是一些舞台的表演、展示,还没有接到过专业的服装走秀商演,这也是我的一个期待,期待能迎接这样的挑战,展现自己的同时,也得到市场的认可。”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李佳 代泽均

来源:三秦都市报

标签: 西安顶级娱乐男模场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