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上庄村
地处西安市北郊,东临灞河,南靠徐家湾办事处南田庄,西接北钱村,北依夏家堡。
1368年前,已有董姓居住。当时村名为董家巷。1627年,从湖北省西北部迁来夏姓兄弟二人,居住于董家巷村北500米处的夏家堡。因村庄为台地,高出东、南、北三面地表近两米,再加夏姓兄长定居,演变为上庄村。清嘉庆《咸宁县志》已正式录为上庄村。
1821年左右,从西安东关迁来康姓,居住村子东北角。1875年前后,迁来刘、王、袁、周姓。后又有岳、侯、党、任姓定居。现村中夏姓居多,董姓居中,康姓次之。
1957年,初级社转为高级社,所有土地及大型生产资料如牛车、马车、水车及牲畜按股收归集体。1971年后,村中办起农具修造厂,购进多台旧机床,为农业生产修造简易农具,为工矿企业加工零部件,为集体增加了经济收入,培养了一批车工、钳工、焊工、白铁工、以及汽车、拖拉机驾驶员。1975年6月,公社组建多个社办企业,有建筑队、清洁队、打井队、运输队、装卸队、砖场、铝厂、建筑队招人最多,工资收入高出生产队许多。1976年5月,由未央、灞桥、雁塔三个郊区合并起来的大郊区政府,安排狄寨原平地大会战,村中组织50余人自带粮食、锅灶无偿参加平地会战三个多月。秋天发生地震,家家户户搭起防震棚,阴雨连绵,人们在棚内和衣而睡。1977年,大郊区又组织了红庆原平地会战,村中再次派人参加。年底,公社将3个自然村队合并为七个大队,上庄村、夏家堡村、苏家堡村、文家村、小滩村、北钱村合并为一个大队,名为东红大队。东红大队在苏家堡村盖起新的大队部,办起镀锌厂,加工铁件镀锌,并用销来的五台拖拉机和购买回的旧汽车、推土机跑运输,干土方工程,增加收入。1980年,取消联合大队,恢复上庄大队。l980年后,村中开始大量使用拖拉机、脱粒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农机具,农作物的耕种收成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1983年底,未央区草滩乡政府决定在河岸边建设渔场,开挖鱼塘。动用多辆大型推土机,把东西宽100多米的土方沙砾向东推出,筑起一道连接上游的大堤。开挖出的连排鱼塘于1985年开始放养育苗及成鱼。其中有据可查的土地67.5亩,每亩给付租金1000元,分10年付清。2005年,西安市新设的浐灞生态区,以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开发为目标,投入巨资对浐灞河两岸大堤进行重新加固,堤上修成两车道的混凝土道路,两边铺设瓷砖人行道,护坡砌石,又有石砌的台阶至水边建起的高标准码头。至此,灞河再无水患。
1991年前后,村人在灞河边开始卖沙石,规模逐年增大。有村民购买的多台大小拖拉机运沙石跑运输,出售给市区各建筑工地。因挖沙的利益纠葛,多次发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1994年,政府出资在苏家堡建起水塔,打出140米的深井,村民告别了小水井、压压井,吃上自来水。
2003年,自筹部分资金,在村南打深井、建水塔。2005年,村中对老旧的低压电路进行改造。在水塔附近建起存放骨灰的纪念堂,以适应国家强制执行的火化遗体制度。
1995年底,红旗机械厂(现改为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征用上庄村民居及村西土地400余亩。建秦公司复征土地,需拆除村民一组南边的13户房屋、院落,赔偿款落实后拆除。13户人家另划宅基,2009年,自建房屋居住。2004年,省、市政府在草滩街道办辖区的东南部建大学城,三所大学分别为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医学院,村子西北耕地100余亩被征用。二组村民修辛王路时所迁移的祖坟又一次被要求迁移,在统一对骨骸进行火化后,埋在村东北的耕地里。征用土地上建起的学校为西安医学院。2007年,政府修筑辛王路辅道,征用耕地100余亩,向西拐时需拆除村子最北边的12户人家。
2010年,原辛王路完全废弃,政府修筑1500余米的北辰大道,征用村西北角耕地16亩多。2011年,西安市政府征用上庄村土地287亩,建西安市惠民工程——爱菊豆制品厂,大批村民进入该厂工作。同时,西安市政府在村东北征用村土地122亩左右,建西安市上庄经济适用房。同年,朱红路机电市场与村委会及村民谈妥付租金,租用耕地240余亩,建起两层楼的市场。由于村庄四周开工建设的大项目剧增,大量施工人员及外地民工涌入,大部分村民开始出租房屋,村中的小超市、小饭馆等纷纷开张。
早年村中富户集资请私塾先生教学,供自家子弟读书识字。新式学堂始于民国24年(1935),当时由夏家堡村的大户夏庚义挑头,联合周边的上庄、苏家、文家等村的大户共三家,捐地捐物建教室,聘请老师,正式组建夏家堡私立东明小学,能供起学生的家庭不过十几家。新中国成立后,学生数量开始增加。1956年前,上初级中学,还须进城就读(现在位于太华路的第三十八中学,就是当年上庄村最早的初中生就读学校)。1956年后,西安市政府任家寨村建起第十七中学,又在徐家堡村建起第十一中学,并没有初中部、高中部,1958年又在距上庄村西北1.5公里处的草店村建起第五十八中学。
西安夏家堡村
位于未央湖街道东南2公里处,地处渭河西岸,辛王路从村西而过,与大学城隔路相望。两个村民小组。
相传明崇祯年间有夏家堡。《咸宁县志》记载,从山西迁来的夏姓在此建堡,堡内靠南居住了几户杨姓,称杨庄。村西有街镇称夏街,从下码头贾家滩过往的客商在此休息吃饭,每日行人、车辆络绎不绝。
旧社会,灞河在雨季就决堤,将河两岸的庄稼冲毁。村东有座无量庙,据说为桃花姑姑下凡。每年阴历三月三过庙会,晚上就将桃花姑姑送到河边顺水而流,保佑灞河两岸人民免遭洪水的危害。三月三庙会延续至今。
夏家堡村和上庄村于2020年启动整村拆迁工作
夏家堡、上庄村拆迁完成后,浐灞生态区第一时间启动了安置房建设筹备工作。目前两村安置房均已完成选址,并划定了用地技术红线,其中上庄村已完成安置户型、套数及面积等需求统计,正在开展安置房规划设计、控规调整等工作。
夏家堡村安置房建设处于安置需求统计阶段,浐灞生态区属地园办正在积极协调村两委启动安置户型、套数及面积统计。
西安湖北庄村
南邻郑家寺,北邻草店村,东邻苏席村,西邻老洼滩。1949年仅有90余户,400余人,耕地800多亩。1993年有839人、耕地986.8亩,2005年有878人,2013年有1075人。
相传清咸丰年间,湖北人、商南人逃荒来渭河南岸落户,同姓几户住在一起,叫韩家庄、王家院、李家营。新中国成立后,这几个小庄合并,统一叫湖北庄。
最早的居民为郑家、韩家和陈家。后来陆续有张、王、巩、李、汪、余、边、郭、叶姓等迁来。
最初移民到渭河边的几代人非常辛苦,在渭河南岸开荒种田、割草搭棚。除去种田、捕鱼、割草之外,还有人在渭河上跑船、拉纤,也有人从草滩巷口卸煤炭、盐,再用手推车运往西安赚几个脚力钱养家糊口。
新中国成立初,自然形成南北2公里、东西l公里的村落。小瓦房占60%,草房占35%,泥房占5%,有三个村民小组。1983年实行新农村规划,逐渐将分散居住的农户沿路集中,形成以南北干道为主的东西街道。
1968—1972年与杜家堡、韩家湾、吕小寨、老洼滩、郑家寺合并为红旗大队。当时除抓好农业生产外,建起红旗小学、农具厂、木器加工厂。1978年至1983年,与草店村、苏席村、郑家寺合并为洪湖大队,办有农具厂、运输队、加工厂,经济大发展。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村民利用土质和水资源的优势在村西种植莲菜,面积达到600亩,占村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亩均产值1500—2000元。1993年人均收入1105元,2005年增至3875元。彩电及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各户,村民有小汽车50多辆,大卡车30辆,装载机5台,挖掘机和收割机各1台。私人企业有钢件厂、宏达水泥制管厂。1996年,依靠政府投资和村民集资,打深井,建起水塔,解决村民吃水问题。2004年未央大学城征地和2005年大明官建材市场的到来,南北主干道商业街已形成日用、百货、农杂、餐饮、服务、娱乐、修理等百十家商业门面。
2004年,因未央大学城用地,一组38户,二组92户,三组5户,共135户住宅进行迁移,迁移后的新村街道宽阔笔直,三四层新楼整齐排列,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呈现一派新农村气象。
由于是移民村,贫寒人多,念书识字的人少之又少,据说只有刘姓人家曾出过一位秀才。1949年解放后,建起湖北庄小学,开设1年级至4年级。生源包括湖北庄、郑家寺、老洼滩的孩子。1985年,为湖北庄小学建起楼房。2000年,建起新兴中心小学,湖北庄小学被撤并。
村里郑家、韩家人的后裔至今还保留着习俗。结婚时花轿到门前放吉利炮,给烧红的铁铧上浇醋汁,人称“打醋炭”,还有办白事时唱孝歌等湖北人的风俗。新中国成立初,湖北庄的狮子、龙灯、锣鼓表演艺术高。20世纪50、60年代,湖北庄的灯笼在草滩地区首屈一指,有24驾、48驾之分。70、80年代,湖北庄的锣鼓队名噪一时。
西安郑家寺村
位于西安古城东北角正北约15公里处,太华北路延伸线与北三环十字的西北角,南与红旗机械厂(今称西航公司)及国营四零七库相连,东与闫家寺为邻,绕城高速从村南而过。西与老洼滩接壤,北与湖北庄紧接。
据传明末,村东有一青龙寺,郑姓人由外地迁住寺旁。后又有何姓、杨姓、张姓分别从河南、山西迁入,形成村落,并建立城堡。
村东的青龙寺,一度香火旺盛,其后多有漂亮的姑娘、媳妇人寺进香而失踪,引起人们怀疑和众怒,官府闻讯,遂派兵围烧寺院,使其化为灰烬,后成为土壕(亦称“烂寺”)。壕东村落为闫家寺,壕西则称为郑家寺。
西安东一村
位于西安城墙正北10公里处,渭河河床老河岸的南塄坎下。由原来的硝池子、豆房子和林业站向南道口附近的10多户组成。东南挨李家街,西南边是长吊村,西边是西三村(蔡家湾),西北和北方是草滩农场,东北边是东三村(桥东),正东的土地接东二村(高家)和王瓜子营盘(指集体规划前的位置)。
据《霍氏宗谱》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一次特大洪水,使渭河主河道北移2000多米,滩地野草丛生,因滩大草深而得名“草滩”,泛指西安北郊渭河岸的滩地。那时候人们都笑说“草滩有三宝,蝇子、蚊子、草”。
清咸丰年间,有湖北游姓人家来此垦荒种田,人称游客头。后又有霍姓、丁姓、吴姓、陈姓相继由湖北等地迁来,以吉祥之意取名东兴隆村。
清末民国初年,东兴隆村归属五龙坡五龙仓。同期,草炭镇更名草滩镇,属马场仓。民国时期隶属长安县渭滨区第十一乡。新中国成立后隶属草滩区第六乡人民政府。1955年,由于居住分散,为方便管理,东兴隆所属的8个大队,由西向东分为五个行政村。1985年,东兴大队解体,五个行政村正式更名东一、东二、东三、东四和东五村。
东一村的主村叫硝池子,因地势低洼,硝碱严重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初,全村仅有250多人,而且还包括林场以西,蔡家湾以东的十几户人家。1958年公社化,大多数户转入西兴隆三队,只有李昌印、李昌喜、李生财三家仍归东一村。
上岸塄坎向北不远处,有一条从西向东贯穿东一村的小河,人称龙渠或老龙渠;清代,先辈们为了改造低洼积水的盐碱地,用钢锨把地挑成一绺一绺的排水渠,叫“洸子渠”,都是垂直于渭河的,末端入渭处经常被涨水淤塞。清光绪年间,在草滩驻兵屯田的升允(陕西巡抚,后为甘肃总督)率众修了一条从东至西北角到贾家滩入渭的人工渠,叫“九龙渠”。1958年,因地下水位上升,区政府主持重新开挖九龙渠,使地下水位降低,人们把新开挖的渠叫幸福渠;在幸福渠北有一条原生态的河流,人们都叫它“老河”或“夹河子”,主河道两侧曾经是水草丰茂的沼泽地。1980年,北郊排水工程指挥部在沼泽地南岸和有芦苇的地方修了一条有水泥护坡的渠,叫漕运明渠,没有漕运,用于排泄污水。
民国15年(1926)刘镇华围西安,村里人把妇女背着过渭河躲避,男的被逼到城北挖6米深、6米宽的战壕。民国18年(1939)陕西大旱灾,饥饿的村民成群结队到城里吃“舍饭”。民国21年(1932)霍乱病(虎烈拉)流行,村里许多人病死。
新中国成立初,翻身农民均分到了土地和牲口,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到了1956、1957年,人们的经济生活已达“丰衣足食”的水平。在1960年进入“低标准、瓜菜代”的经济困难时期,与周边的社队相比,村子还是被人羡慕的。连续多年一个劳动日一块多钱,而周边的队大部分为几毛钱甚至更少。主要得益于在村北夹河两岸湿地开荒300亩,种水稻、栽莲菜。同时又在渭河的鸡心滩上开荒200亩,种瓜种菜。
东一村有种西瓜的传统,每年的谷雨(4月20日左右)“贴瓜”,是一个像节日一样重大的活动。全村劳力齐出动,按照严格的工序分工流水作业,倒瓜沟、打窝子、施底肥、翻窝子、踩瓜窝、锸窝子,贴瓜芽子复土、盖沙子、泼水。连续多年,西安市回民坊的瓜行家贾振武、刘汉鼎、孙有名(全国劳模)等都全部一级包到底,而且还是他们的汽车来拉。
东一村1963年春开始种莲菜,由于水地污泥深,因而莲藕肥大产量高。土地联产承包以后,村民把有水利灌溉条件的地全都种莲菜,还到周边各地包地种莲菜。还有许多村民开始搞养殖、搞运输、做生意、办工厂。1990年,村子在漕运明渠北开挖鱼池300亩,并在村周围发展果树种植,桃树、梨树包围了村庄。改革开放使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家家户户盖新房,摩托车、彩电、冰箱、电脑等高档物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1977年,一队和二队各买了一辆小四轮拖拉机。现在村子共有小车约200辆,大型双桥车、吊车、装载机约30多辆。
该村是个移民村,最大户霍姓来自湖北黄岗,陈姓从河南迁来,另一个陈姓来自湖北郧西,吴姓来自湖北黄陂,李姓来自丹凤,另一李姓从湖北到商县后又来此,巩姓来自商县孝义,郑姓来自商县牧护关,这些户族的族群遍及周边各村。东一人把上岸的原居民叫“本地人”,而当地则称河滩的人为“客户人”。他们有着不同的风俗习尚。改革开放初期,年轻的舞狮队又在大雁塔、古城墙、秦王宫、未央湖,甚至铜川等地演出。
1958年,村子通电(当时和李家街共用一个变压器)。
1958年,公社化,深翻土地,种卫星田,土法炼钢,吃大锅饭。同年建成一座能容纳500人的“大饭厅”,“大饭厅’曾经是村里的“文体活动中心”,排戏、演戏都在“大饭厅”。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成立“贫下中农协会”。1966年5月,成立“毛泽东思想造反队”和“毛泽东思想捍卫军”。1976年,全公社集中在“千亩方”大会战。后来,村民们还到狄寨原、红庆原、红旗原去参加郊区组织的平地大会战。
2006年,基层组织建设,修建占地10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场所,设办公室、文化活动室,会议室能容纳200多人。2008年,修建西安火车北客站,全村拆迁过渡。2011年,长乐东苑B区交房。
20世纪末,东兴隆的“鸡上架”鼓点构思精妙,乐调层次清晰,套路复杂多变,在西安近郊誉为一绝。1997年,在黄帝陵举行庆祝香港回归时,草滩镇的狮子、龙灯锣鼓共200余人应邀演出。1998年春节期间,草滩锣鼓队、狮子、龙灯在未央湖举行大型表演活动。
西安东二村
位于草滩街道办西南方向约l.6公里,渭河河床老河岸的南塄坎下面。东边跨过西铜公路西辅道是韩家湾,西接东一村,南挨李家街,北边是东三村,北邻东四村。1949年仅有16户,80余人,由于居住分散,地势低洼,硝碱严重,1974年实行新农村规划时全村整体迁至村南约500米的高坎上。2005年60户,226人,耕地203亩。
村名来历等见“东一村”。
20世纪50—70年代以粮、棉、西瓜、甜瓜为主。1980—1990年调整产业结构,大力种植莲菜和大蒜。大蒜以个大、味汁香辣,久种不衰。自1980年从安徽引进后,每年种植100余亩,有“草滩大蒜村”的称号。1995—2005年栽培绿化树60亩,在果树里套种大蒜、毛豆、蔬菜。人均收入由1993年的1365元增至2005年的3871元。20世纪末21世纪初,村委会招商集资,先后引进绿洲新能源煤炭公司和荣源机械厂。
重视公益事业建设。1990年、1993年、2002年三次共投资15万元硬化村内道路4900平方米。2003年投资3万元更新自来水工程。2004年对农用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1998年,西安地区连降大雨,城内污水涌入红旗西渠,致使韩家湾和东二村良田、果园、菜田450亩被淹,150户受灾。
2009年,为配合实施北客站征地拆迁工作,全村被整体拆除。2012年6月,完成村民回迁安置,安置房套数314套,安置71户,326人。
东二村原属于东兴隆村三组,在丧葬方面和本地人有明显的不同。旧时的东兴隆村民家中有人过世后,大都不雇乐队,而是按照祖籍地的讲究,未葬前日晚上亲戚宗族要“打待时、唱孝歌”到天亮,也叫闹夜歌。孝歌一般以二十四孝、三十六朝的故事为主,悲叹人生短暂,表示对亡人的不舍。两个歌者,一前一后,一个打鼓,一个敲锣,在孝子手持引路幡的指引下,围绕灵柩转圈,一边走一边唱。哪个时段唱什么歌,一般都有规矩,与唱大戏一样,有序幕、中场、尾声。它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了千百年,虽然在草滩一带已经渐渐消失,但至今仍在湖北山区传唱。
西安东三村
位于草滩街道办西南方向约l.4公里,渭河河床老河岸上,东麻路穿村而过,南邻东二村,西南是东一村,东边是东四村,向北1公里是漕运明渠。
东三村居东兴隆中间,村南设有东兴小学,东兴公路穿村而过。1949年仅有23户,90余人,由于居住分散,1989年实行新农村规划时,户户都盖起了砖混结构的楼房,造型别致,装饰宜人。2005年82户,298人,耕地347亩。
20世纪20年代,霍姓人家开豆腐坊发家致富。1961年9月,自由市场暂时开放后,大队油坊办成投产,1965年的社教运动中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村有耕地430亩,基本农作物以粮、棉、西瓜、甜瓜为主。80年代后,产业结构调整,村民利用土质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莲菜种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90年代初达到顶峰。9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以渔业、蔬菜、果树为主导的农业经济,累计新开挖鱼池180亩。蔬菜种植面积超过50亩,种植品种有豇豆、茄子、菜花等,亩均收入超过2000元。
21世纪初,实现灌溉U型渠道化,低压线路地埋化,机井和低洼地得到了改造,农作物收种实现机械化。果树栽培面积一度达到160多亩。人均收入也由1993年1392元增至2005年4001元。彩电、手机、摩托车已经普及,冰箱、空调、电脑等逐步进入到家庭。2004年,村子投资16万元建成供水站,村民吃上干净的自来水。
2013年,为配合实施北客站征地拆迁工作,全村被整体拆除。
东三村原属于东兴隆村四组,基本都是从外地迁入的异乡客民,本地人大都因生活习惯或经济原因不愿与之通婚,所以客户人家一般都只在临近的异乡户族之间嫁娶,礼仪讲究也十分简单;向临近的村民借来婚礼服饰,一切准备妥当后,第一天嫁娶拜堂招待自家族人,第二天请新娘家人吃席。新媳妇在拜堂后第三天才回门,到了第九天再回门,意为“三六九,往上走。拧个九,金满斗”。慢慢的随着生活改善,客家人与上岸人渐渐开始互通婚姻,婚嫁风俗逐渐趋于接近。
西安东四村
位于草滩街道办西南方向约1.1公里,村南是东兴路,向东过了尚稷路就是东五村,西边是东三村,向北三四里就是漕运明渠。
新中国成立初,因盐碱、茅草滩而出名,在村民挖渠修田改滩,辛勤耕作下变成鱼米之乡。该村有耕地430亩,主产有水果、蔬菜、鱼,酥梨种植尤为出名。农业合作化时农作物以粮、棉、西瓜、甜瓜为主。1976年,全村实施新农村规划。1981年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土质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莲菜种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一度成为村上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1983—1992年达到45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5%以上,亩均收入1500—2000元。1993年又以渔业、蔬菜、果树为主导,33户开挖鱼池200亩,亩均收入2500—3000元。蔬菜种植达150多亩,以豇豆、豆角、青菜为主,亩均收入2000元。人均收入由1993年1120元增至2005年3898元。后又进行招商引资,2004年建成加油站,月销70吨。
村民有小汽车6辆,大卡车5辆,装载机2台,收割机2台,拖拉机1台。1995年投资62万元建成两委会办公楼。1997年投资21万元打井筑塔建成自来水工程。1998年至2000年投资3万元硬化村内道路2400平方米。2001年对农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1969年以前,学生全部在李家街小学就读,1969年东兴小学成立。2009年,因北客站建设需要,东兴小学被拆迁。
2013年,为配合实施北客站征地拆迁工作,全村被整体拆除。
东四村原属于东兴隆村五组、六组,因为有部分人来自河南,所以部分村民在一些生活习惯上与别的村组有些不同。如:过年时做各种仪式用面食最多,有供祖敬神的大馍、枣馍、猪头、全猪等,也会做许多面食储存着留待正月间吃。还有村民沿袭老传统,把农历正月初八当作是蚂蚁神的生日,要吃炒芝麻、小米、玉米、黄豆的习俗,也有炒制棋子豆的(花椒叶打碎和面搅拌在一起,蒸出来后切成小丁炒制食用),这些食物不能一次性吃完,吃时要故意掉在地上让蚂蚁吃。到了农历正月初十,又是石头神的生日,讲究的人家要做石头馍(类似于蒲城石头饼,蒸馍时要在笼屉下放置一些石头,以求能沾点石头神的仙气)。到了正月十一,老人们讲这是“庄稼生日”,家家户户应该做工饭供大地众神,感谢去年的收成,同时也祈求当年能有个好收成。农历正月十六,家家户户要蒸灯盏馍(灯盏馍多用杂粮面或白面蒸制,将其做成中间凹,边缘隆起的酒盅状,一般做两个),然后把蒸熟的灯盏馍在凹处添上香油,中间插上灯芯点燃,放在门外两边的门墩上。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将别人家的灯盏馍抢去吃掉,意为嚼灾去邪,如谁家的灯盏馍没孩子吃,便被视为不吉利,这种习俗称为“抢灯盏”。
西安东五村
位于草滩街道办西约l公里处,村南是东兴路,西挨东四村,村东是草一村,向西北三四里是漕运明渠。
东五村居东兴隆东端。1949年仅有35户,280余人。由于居住分散,1969年春成立东兴大队时一度被称为东七、东八、东九队。1985年东兴大队解体后名为东五村。
1976年开始实行新农村规划,村民居住相对集中,拆除旧房,户户都盖起崭新的楼房,两个小组的四条东西街道宽阔笔直、林荫覆盖、村容整洁秀丽。拆迁前共有133户,460人,耕地565亩。
20世纪50—7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农作物以粮、棉、西瓜、甜瓜为主。1981年产业结构调整,村民一度广种西、甜瓜,1983年利用土质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莲菜种植,1984—1992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500亩,占总面积的95%以上,亩均收入1600—2000元。与此同时又从杭州和汉中引进特种茭白,亩均收入2000—3000元。1993年后,在发展经济和致富的道路上又大力发展渔业,1995年经营户达60余户,挖鱼池500亩,亩均收入2000元。人均收入由1993年1339元增至2005年4051元,居东兴隆之首。第三产业也蓬勃兴起,沿东兴公路两家商业门店生意兴隆,餐饮、副食、烟酒、修理、服务等行业日益兴盛,村民闲时劳务输出、从事运输及建筑等行业。
1997年后,相继引进多家公司。
狮子龙灯为村子的特色。龙灯可分为二十四挂灯和四十八挂灯,各自制作技术不同,花色品种亦各不相同,主要以飞禽走兽、植物、神话传说和戏剧人物脸谱为基本内容。表演时先是各色灯笼环绕场地,居中是龙舞狮跃。龙与狮的表演各有套路,表演中“旱船”“大头娃”“鹬蚌相争”“猪八戒背媳妇”等杂耍项目穿插进行,场面颇为壮观。先后十余次应邀在西安及其他区县献艺,在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期间三次登上古城墙,两次赴秦王官进行表演。
2008年至2009年,困西安北客站建设需要,李家街小学和东兴小学先后拆迁,教师学生暂时分流到其他学校。
东五村原属于东兴隆村七组、八组。多是从外地迁入的异乡客民,村里最大户霍姓来自湖北黄岗,还有陈姓、吴姓都是从湖北省迁来的,湖北当地的风土气息浓重。以前,村民大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起,开始杀猪、办年货、打豆腐、扯挂面、扫扬尘、洗衣被、操办年事。而且还要在当天傍晚备酒菜、香烛,“送灶神”“接祖宗回家过年”。
标签: 西安郑家寺村按摩足浴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