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脉草堂寺地址「西安大兴善寺」

admin 471 0

千年传奇藏一寺

——走进草堂寺

昔日长安城,有八景著称于世。其中,“草堂烟雾”堪称一绝。烟雾缭绕处,一处秦岭秀峰,一座千年古刹,时而轻纱遮面,时而稍露俨然,时而豁然开朗。山曰圭峰山,寺名草堂寺。

草堂寺

草堂烟雾袅袅

西安城,沿西沣路向南到环山路略向西至高冠瀑布附近,路北一片区域,便普遍和“草堂”结上了姻缘。街道叫草堂街道,基地叫草堂基地,园区叫草堂工业区,而这些“草堂”系,皆得名于坐落于此的草堂寺。

说起草堂寺,那可是举世闻名的千古名刹。越是有名的,往往越低调。草堂,本是寒士寄身的贫家,底层生活的象征,但草堂寺之“草堂”,已经和成都的杜甫草堂一并,成为历史和文化的辉煌象征。虽然两者有显著不同,成都的杜甫草堂,本身确实为贫苦人的寄身之所,不然杜甫也不会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彼草堂在后世之所以著名,全是拜杜甫的文化地位所赐。而草堂寺的草堂,却从修建伊始,便牢牢地在檩柱之上,镌刻下一千六百多年的文化与宗教辉煌。

草堂寺到底有多辉煌?看看下面这些“ 特定称谓” 就知道了——

西安文脉草堂寺地址「西安大兴善寺」

中国佛教三论宗、 成实宗、 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的共同祖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中国第一座国立佛经译场;

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的译场;

佛教中国化的起点;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样一个集万千荣誉于一身的寺庙,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寻常?坐落于秦岭圭峰山北麓的草堂寺,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古寺坐北向南,背靠浩浩古城,南望莽莽秦岭。东侧,沣河缓缓流淌,西边,太平河如歌如诉,而高冠瀑布的隆隆之声又从南边遥遥传来,与古寺的诵经声、木鱼声合奏着山水人文的和谐之音。

今天的古寺山门上方所挂的“草堂寺”金字牌匾,出自杰出的佛教领袖、 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之手。步入巍峨的山门,松柏参差,翠竹扶疏,浓荫遮地,果真是一处清修静怡的妙处。

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便发祥于草堂寺之中。今天,虽然已不大能见到烟雾从草堂寺中袅袅而出,但那口著名的“吞云吐雾”井,还依然静静掩藏在草堂寺的千年松柏葱葱竹林中。

穿过幽幽竹林,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一座不很显眼的六角形木质古亭便挡住了去路。檐上的青苔,斑驳的亭身,都在诉说这座亭子和古寺一起经历过的沧桑洗礼。亭内正中,一方井台围起的,便是那口著名的烟雾井。

烟雾井

虽然不见烟雾,但关于烟雾的故事,却是经久流传。

据传说,这口古井的井壁上有一块石头,每当一条蛇卧于石上,就有一股白气从井中冉冉升起,在寺庙上空缭绕盘旋。“草堂烟雾”由此而来。

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关中八景”石碑上,有清朝诗人撰写的《草堂烟雾》古诗一首:

烟雾空蒙叠嶂生,草堂龙象未分明。

钟声缥缈云端出,跨鹤人来玉女迎。

一处人间仙境,便在这四句诗中活灵活现出来。

关中八景碑拓片

当然,井中灵蛇吞云吐雾毕竟只是传说,但寺中腾起雾气环绕古寺无疑曾经是真实的存在。目前,有关草堂烟雾形成原因有两种说法。

一说草堂烟雾本身就是山岚水气。因为草堂寺靠近终南山,而终南山沿线一带都属于地热区域,每年秋冬时节,地下热气升腾,与地表冷气相融形成薄雾,从西飘向东,看着就像从草堂寺飘逸而出。

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非常充分,经地质部门勘测,草堂寺附近地热明显异常,正好处于从临潼到眉县秦岭山前地带的地热田上。在这一地热区域分布带上,临潼华清池、蓝田汤峪、汤峪等都有着存在已久的著名温泉。

岭南岭北类似

另一种说法是草堂寺曾是国立译经场,香火鼎盛,终日香火缭绕,形成烟雾飘在草堂寺上空。这种说法的历史文化依据也很明显,盛唐之时普遍崇佛,而长安八景又是从唐时流传而来。唐时,草堂寺也已是四五百岁的古刹,钟声荡荡,香烟袅袅,给这里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冲冠一怒为高僧”

草堂烟雾,起于草堂寺,草堂寺又因草堂烟雾而著名。但让草堂寺声名斐然的最主要原因,不是这一袭烟雾,而是一个高人。

确切地说,是一个高僧。

很多人都知道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却少有人知在更早更早的时候,还有“冲冠一怒为高僧”的故事。而且,为了这位高僧, 冲冠一怒的君王还不止一人。相比“冲冠一怒为高僧”,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论从身份地位、动机初衷、社会影响等方面,均略逊一筹。

“冲冠一怒为高僧”里的三个君王,分别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宣昭帝苻坚、后凉太祖吕光和后秦高祖姚兴。

这位高僧,就是鸠摩罗什。

姓鸠摩的僧人好像都非常出众,比如《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但鸠摩罗什比鸠摩智厉害数十倍,鸠摩智不过只是吐蕃一国的国师,而鸠摩罗什却引起了多国争抢,为了将其迎回本国弘扬佛法,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鸠摩罗什battle鸠摩智

鸠摩罗什,祖籍天竺,公元344年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混血,公元413年圆寂于草堂寺。

鸠摩罗什家世显赫,出身名门,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 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鸠摩罗什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且位列四人之首。

为争夺这位高僧,北方十六国的前秦、后秦,先后发动了两场战争。

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前秦皇帝苻坚遣大将军吕光攻伐焉耆,继而灭了龟兹,迎接鸠摩罗什至河西走廊的凉州(今甘肃武威),专门修建鸠摩罗什寺供这位高僧在此讲经。三年后苻坚被杀,前秦灭亡。而此前一年,曾经帮苻坚迎来鸠摩罗什的吕光割据凉州,称大将军、凉州牧,前秦灭亡后自立为凉主,史称梁太祖。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十多年。其间,每年农历五月十三都会去凉州城郊的莲花山做大型水陆法会,也由此被公认为汉传佛教奠基人。

对这样一位得道高僧,地处长安的后秦同样垂涎已久。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后秦高祖姚兴派大将硕德率军西伐后凉,获胜之后,姚兴赶赴凉州,亲自将鸠摩罗什迎至长安,以国师之礼相待。

终于可以让这位传奇高僧为自己的国家和民众做贡献了,姚兴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秦岭圭峰山下有一处地方,原是姚兴避暑度假的逍遥园,姚兴干脆将这处园子让给了鸠摩罗什,请他在这里翻译经书,弘扬佛法。

在逍遥园千亩竹林中,鸠摩罗什“茅茨筑屋,草苫屋顶”,一座在中国历史、文化、宗教领域地位显赫无比的寺庙,便在皇家园林中宣告诞生。

这,便是草堂寺。

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汉语言学家、音律学家、星象学家,也在这里开始了他后半生的精彩传奇和卓著贡献。

鸠摩罗什草堂译经

草堂寺落成后,鸠摩罗什率众僧住此译经。

在鸠摩罗什的主持下,译经场中有译主、 度语、 证梵本、 笔受、 润文、 证义、 校刊等多道传译程序,分工精细,流程清晰,制度健全。

据史料记载,鸠摩罗什主持召集译经的名僧有八百多人,而远近慕名前来求学的僧人更达两三千之众,因此有“ 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今天,草堂寺里还保存有包括那口“ 吞云吐雾”井在内的两口古井,从中取水可供当时三千僧人的日常之需。

据《出三藏记集》载,鸠摩罗什在弘始四年(402年)至十五 年(413年) 期间, 率领诸弟子共译出经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其中重要的包括《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

这些经典内容信实,文字流畅,老幼咸宜,传播极为广泛,无论是寺院沙弥,还是村中老翁,抑或京城的达官贵人,几乎家家一本。有些经典后世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鸠摩罗什译本。

在这里,鸠摩罗什也带出了四个著名弟子,道生、 僧叡、 道融、 僧肇,合称“ 什门四圣”。

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年)四月十三日,鸠摩罗什圆寂于草堂古刹。临终前嘱咐弟子们应以其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譬如“ 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与众僧道别时,鸠摩罗什还说:“ 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大师圆寂,诚如其言,火化后果然舌根不烂,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颗三藏法师舌舍利子。根据鸠摩罗什遗愿,这颗舌舍利子送到凉州鸠摩罗什寺。在今天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仍可一睹真容。

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

而在草堂寺大殿的西侧门外,有一座用红砖花墙围成的六角形护塔亭,亭内矗立着草堂寺最珍贵的文物—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塔前有两株柏树,柏树间有口直径只有十几厘米的小井,这就是草堂寺著名景观“ 二柏一眼井”。这眼小井原是供寺内三千僧人饮水之用,传说一日忽然长出一朵莲花,众僧发掘开来, 原来莲花之根就在鸠摩罗什舌上,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口生莲花两大典故,从此应运而生。草堂寺中,进入山门之后,沿青砖铺就的林荫道北行,道旁一座钟亭、 一座碑亭相对而立,再往前走就是大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明代施金泥塑如来佛像。在如来佛像前,安放着鸠摩罗什的坐像。

鸠摩罗什坐像

这尊鸠摩罗什坐像,来自日本。

鸠摩罗什带领弟子在草堂寺译出了佛教中著名的“ 中观三论”— —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三论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依据,因此被尊为三论宗开祖,草堂寺也被奉为三论宗祖庭。在这里,鸠摩罗什还译出《成实论》,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此外,由于华严宗五祖定慧禅师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多年,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华严宗祖庭。数百年后,日本僧人日莲根据鸠摩罗什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因此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

一座寺庙被中国佛教三论宗、成实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共同奉为祖庭。草堂寺的尊崇地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千年草堂正青春

在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发展变迁中,草堂寺一路走来。

隋大业二年(606年),李渊担任郑州刺史时,次子李世民患 了眼病久治不愈。李渊千里迢迢专门赶到草堂寺,寻求佛祖和鸠摩罗什法师保佑,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养。之后,李世民眼疾果然痊愈。

李世民登基后,念起鸠摩罗什法师恩德。于是,驾临草堂寺亲自祭祀,并赋诗一首:

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兰荪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

诗中,唐太宗李世民尊鸠摩罗什为“ 吾师”。李世民写诗的水准虽然和大唐的诸多诗作高手难以相提并论,一句“ 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引经据典,表达了对鸠摩罗什大师的无限追思。

遗憾的是,李世民的后代唐武宗李炎,虽然继承了李世民的“ 武功”,打仗是一把好手,却没有继承李世民的“ 风骚”,不懂得修文之重,也忘了祖上和草堂寺的密切因缘,发动了一场灭佛运动,让草堂寺也难逃灭顶之灾。

这已经是草堂寺自建寺以来遭遇的第三次大劫难了。

公元44年,北魏太武帝灭佛,长安所有寺庙均遭摧毁,草堂寺也未能幸免,直至北魏孝武帝重修。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佛,草堂寺再遭劫难,直到隋朝建立后方得重修。

唐武宗会昌灭佛运动后,草堂寺又长期处于损毁荒寂中。

宋乾德四年(966年),朝廷下令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 改称“ 清凉建福院”。

金明昌四年(1193年),辨正大师在此增修讲所,复称“ 草堂寺”,并修建亭台保护鸠摩罗什舍利塔。

清同治年间,寺院再遭战火,殿宇几乎全毁。

清光绪七年(1881年),复建的草堂寺又被山洪冲毁。

一千多年间,草堂烟雾不在,草堂寺也是时在时不在。但是, 草堂寺的大师精神,却一直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三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和改建。诸多遗迹遗址,也在维修中得以回归原位。

距离草堂寺不远,有一个村子叫鸠摩罗什村。当地人则自称鸠摩罗什堡,疑为鸠摩罗什的后代所建。一村一寺,遥相呼应,更为鸠摩罗什这位一生娶两妻、 生两子的高僧以及这座千年古寺,增加了传奇色彩。

鸠摩罗什寺(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南余下公社罗什堡)

时空的岁月悠悠,历史的车轮滚滚。

今天,虽然鸠摩罗什已化作一颗舍利和一尊佛像,但一尊坐像一座寺,足以凝聚千年的一个个传奇。

今天,虽然已难从草堂寺的古井中,寻觅草堂烟雾的仙踪了。但每年秋冬时节,来自秦岭的山岚水气悠悠飘散,将草堂寺环绕其中,若隐若现的山,时隐时现的寺,时断时续的钟声,即便是在尘世繁荣,这一座古寺,依然是古朴悠远的存在。藏在这座古寺里的传奇,依然青春芳华般鲜活。

#在长安#@头条本地通

标签: 西安草堂附近玩的地方推荐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